金秋的北京,举世瞩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多国人士表示,过去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他们关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相信这一历史性事件将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新的规划。希望中国继续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为各国探索发展道路提供新参考,为世界和平稳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进步和发展。 “更具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中国高铁网已成为全球最现代化的铁路网,中国也在建设以计算能力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一位经常来华采访的巴西知名媒体人士雄辩地说,“中国近年来在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杰出成就,已成为全球增长最重要的贡献者。” 国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的制定,是因为他们见证了中国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的辉煌成就,感受到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将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世界经济系学者伊琳娜·科库什金娜表示,“十四五”期间,尽管受到各种不利挑战的影响,中国仍然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和坚定的政策,为实现2035年长期目标奠定了基础,也为应对动荡的世界带来重要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驱动发展、绿色发展是科库什金娜等国际人士在谈到中国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时提到的领域,也是展望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时最关心的领域。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r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10位。绿色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6月发布的能源变化指数显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排名上升66位,至第12位。更强“创造力”、更高“绿色面貌”——“十四五”期间,我国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云南绿色经济实践和现代农业发展、上海等地人工智能在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这些都是我亲眼看到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成果。”近年来多次访华的哈萨克斯坦工业界,该报主编谢里克·科尔朱姆巴耶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从经验来看,“它们造福了中国人民,也造福了世界各国”。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德拉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和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五年,我期望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创新实验室’和‘绿色引擎’。” “我相信,通过未来五年新的发展蓝图,世界将看到一个更具创新活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黎巴嫩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沃利夫·库马哈说。 “不断扩大开口的宽度和深度”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穆林迪市场附近,大片农田伸向远方,成片的辣椒田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回味。 “自2021年卢旺达干辣椒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辣椒种植已成为我们重要的出口产业。”卢旺达菲舍尔全球公司总经理赫尔曼·乌韦泽马纳表示,“我们公司目前每年向中国出口干辣椒二三百吨。” Uwezeimana还为该公司在中国的年出口量设定了1500吨的目标。他说,他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对非洲的零关税政策。 “零关税政策为当地农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多利润空间,让非洲国家探索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乌韦泽马纳的故事是中国未能实现高度开放的生动例子。与中国建交的至少发达国家全部实现税目100%零关税待遇,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减少、各项免签入境限制政策均已优化……中国不断扩大制度性开放,持续面包开发和取消开放。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持续突破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国际生产供应链合作稳步推进,利用外资年均增速超过5%,总规模稳居全球前三。中国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这些成就和举措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包容性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南方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白博伟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全球主席N表示:“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为世界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在不少国际人士眼中,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坚定开放的鲜明注脚。 “十四五”期间,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建设“一带一路”。从规划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透绘”,从“硬连接”到“软连接”再到“心连心”,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老铁路给老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老挝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盖米表示。自202年1月起1、中老铁路2月通车以来,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已突破1500万吨,货值超过653亿元人民币。 GMI关注中国对外合作相关政策措施,“期待老中两国继续增强中老铁路经济辐射效应,进一步深化周边国家经济合作,促进地区和亚洲国家共同繁荣”。 “过去五年,在一些经济体‘向内看’的背景下,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互联互通。中欧班列的持续运营,为德国杜伊斯堡等城市带来了产业繁荣、商业繁荣和物流升级。”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迈克尔·舒曼表示:“我很期待。了解制定中国新的五年规划,相信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合作。”他两次来华参加培训和会议,访问了北京、重庆、云南等地。重庆的产业园区利用创新科技赋能物流和数字经济带动区域发展;云南平衡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实现生态保护一体化。 基础设施和山河。孔波雷表示,中国党和政府通过统筹民生和发展的系统性谋划,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发展的其他成就。党中央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窗口。从而为国家治理提供连续性。计划是一样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主要领导,统揽大局、谋划布局、人民群众发展的受益者和实现发展的主体是团结的,值得各国借鉴。 “现代化等于西化”,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迪勒表示,中国推进改革是先试点、后推广,这与降低政策风险是一致的;南非经济学家桑迪尔·斯瓦纳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资源型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对非洲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希表示,坦桑尼亚正在学习中国在小额信贷、提供职业教育培训等减贫方面的经验……“中国的发展给了我们信心”。莫希感叹道:“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已经看到,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国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博览会。中国的发展规划和管理理念为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也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完善全球治理之中。黎巴嫩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库迈哈表示,“中国的持续发展是世界发展的积极力量和灵感源泉。我们期待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创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