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1月4日拍摄的第138届广交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洪泽华摄 证书上的照片是11年前,当时他们的父亲阿尼斯·萨詹第一次带他们参观广交会。 “经验比知识更重要。我带儿子们来展会,希望他们能学会如何在广交会上与人打交道。现在,他们可以自信地与中国供应商谈价,甚至亲自参观工厂。”阿尼斯说。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展会经验的“老广东人”,阿尼斯仍然坚持每年两次从迪拜飞往广州参加展会。 “广交会是一个帮助我成长的平台,是一座金矿。”他说。 “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种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次参加展会的印度买家Shantilal Patel说道。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广交会可以成为拓展市场的绝佳窗口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至今已走过近70个年头。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展品品种最全、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博览会,广交会历来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阶段在广州举办。展前统计,展位总数已达7.46万个,预计超过400家领先采购企业到场采购,预计将有超过30万国外采购商到会,其中欧盟、美国、“一带一路”采购商数量大幅增加。11月2日,第138届广交会第三阶段采购商与展商互动。通讯社记者 洪泽华 I.连续参加广交会超过15年的拉尼安商人阿明·霍什纳瓦兹经营着一家贸易机构。每年,他都会带领数十名伊朗贸易商来到广交会,与中国供应商合作伙伴会面。最高峰时,人数超过150人。“广交会不仅是一个贸易平台,更是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可以建立友谊,收获信心。每次来到这里,我都深受启发。”他说。上届广交会上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将继续成为本届广交会的一大亮点。 46家行业龙头企业展出了实体机器人、机器狗等,吸引了大量买家。 “与上届相比,现在有了更多的新机器人产品。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不断发展。虽然每届广交会的间隔只有六个月,但总能发现新产品。” Atay,土耳其Arzum采购员兼首席产品官公司表示,他的公司已锁定一家中国机器人供应商并开始与其合作。本届广交会第三期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吸引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控、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展。 “来到广交会,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国外采购商非常多,而且都很专业。”杭州德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宁表示,广交会为有志于“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