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旅游|长江沿线,“一菜”升级的答案

日期:2025-11-12 10:44 浏览:

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每日人类记者 郭婷婷 摄 立冬已过,荆楚的田野却依然绿意盎然。在素有“北有寿光,南有嘉峪”之称的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铺设在长江南岸的沃土上。不断生长的白菜就像大地的“翡翠”,静静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走科技、质量、品牌之路”为“白菜之乡”嘉鱼指明了方向。金秋期间,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试图从一颗普通的白菜中找到嘉鱼蔬菜产业提供的“升级答卷”。从“卡脖子”到“捧手掌” 站在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屋脊上,潘家洼技术员刘朝辉n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俯身握住一棵白菜。他的语气充满了骄傲:“看生长情况,这是我们自主选拔的‘斯特丹’,有特殊的抗寒能力,别逞强。”谁能想到十年前,我们的越冬白菜种子90%以上都是进口的? ”刘朝辉告诉记者,“国外企业搞‘饥饿营销’,价格高,而且经常断货。嘉鱼当地企业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团队合作,研发出适合长江流域种植的国产良种。成本仅为进口种子的1/3至1/2,亩产提高20%。 “在同镇200亩的新品种展示基地里,在养殖上,却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无人机控制和自动转移被广泛应用,传统农业被‘智慧田马’重新定义。”“田地变成了开放式的‘农业农业和实验室技术’田地被割下来直接送到工厂。菜农们只能安心种菜,把加工和增值交给我们!”在嘉利生态农业公司施工现场,负责未来关怀的负责人说道。产品附加值下降。与此同时,供应链正在发生“数字革命”。 “以前我们种了1000公顷,那900公顷为什么不能卖呢?风险很大。”种植大户周文的担忧如今已经被“咸宁蔬菜供应链平台”解决了。 “我在蔬菜还没熟之前就订了,感觉轻松多了。”该平台已整合1500多家农业实体,今年前9个月的交易额达到1.46亿元。冷链物流的完善让嘉鱼蔬菜走向世界越山越海,更快更好地到达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上。从“菜园子”到“钱袋子” 今年10月24日是嘉鱼蔬菜产业的里程碑——“嘉鱼蔬菜”公共品牌的发布,宣告了当地蔬菜从“卖原料”到“卖塔塔克”的华丽转型。 “这标志着我们告别‘散兵游勇’,开启品牌引领的新征程。”咸宁市蔬菜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每一块“嘉鱼蔬菜”都会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成为“安全、健康、美味”的代名词。品牌的背后是顽强的实力支撑。潘家湾镇8种蔬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嘉鱼白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3年,嘉鱼还荣获“大白菜”称号。 40年来,嘉鱼的蔬菜已销往200多个国家。维格产业的发展,惠及千家万户。全镇187个合作社是散居农民集体入市的组织。 “红菜园”等项目带来的“房租+工资+股钱”的“三金”模式,让农民一块地赚三份钱。据统计,嘉鱼蔬菜产业年产值已达60亿元,带动7.5万名农民经商务工,人均年收入1.7万元。制造业主区潘家湾镇被评为国家“乡村型工业亿元强镇”。在长江边的这片田野里,一颗普通蔬菜的升级之旅,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